2025年8月15日在线炒股配资网,这注定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。
为什么?
因为Pura 80系列在一次系统更新后,用户惊喜地发现,在\"关于手机\"界面中,首次明确显示了搭载的麒麟9020芯片信息。
这个细节看似普通,但信息量可不少。
华为这一举动,证实了此前业内流传已久的说法——华为一直不公开芯片信息,确实是为了保护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。
如果放在 5 年前,“华为要刻意回避”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。
那时候华为的麒麟 980、990,一个接一个在发布会上堂而皇之地亮相,甚至是整场的技术亮点。但自从 2019 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,华为的芯片发布突然变得低调甚至“消失”,哪怕 Mate 60 Pro 重新带回麒麟芯片,官方也从头到尾闭口不提型号。媒体拆解才发现里面用的是麒麟 9000s。这样的沉默,一度让外界以为华为“心虚”,或者只是靠库存硬撑。
可这次 Pura 80 的变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:沉默是为了保护整个产业链。
因为过去几年,华为并不是孤军奋战,它背后有上百家中国企业在提供设计、代工、封装、测试以及各种零部件支持。如果华为过早把型号摊在明面上,等于直接告诉对手——哪些环节的国产化程度不足,哪些零件依然依赖进口。一旦被精准“卡脖子”,可能连一点缓冲的时间都没有。
这种担忧不是危言耸听。
2020 年美国就曾经通过规则调整,限制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给华为供货;连台积电那样的顶级晶圆厂,也被迫停止合作。华为不得不把当时已经量产的麒麟 9000 芯片当成“战略储备”,一边卖一边找替代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 2020 年财报会上就直言:公司正全力寻找供应链“备胎”,并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。这就是所谓“备胎计划”的真实写照。
从这个角度看,华为为什么要一直遮掩芯片型号,其实逻辑很清晰:你不知道我用的是什么,就没办法精准封锁我;而在这段时间里,华为和国内厂商一起疯狂追赶,争取把每个环节都补齐。如今,Pura 80 系列终于敢在官网上堂堂正正写出“麒麟 9020”,这意味着至少在华为和它的合作伙伴眼里,最关键的环节已经补齐,不再担心因为“说漏嘴”而殃及供应商。
所以说,麒麟9020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跑分数字,而在于它代表的产业链突破。
之前采访的时候华为终端CEO何刚不是明确地表示了“我们具备全部国产的能力”了嘛,可偏偏就是这么一句话却引得不少人酸溜溜地表示——“不敢说100%自研,肯定是心虚了!”
如今看来,这部分酸华为芯片的人恐怕是要失望了。
从麒麟9000S的回归,到麒麟9010的改进,再到如今麒麟9020的公开,华为用\"小步快跑,稳扎稳打\"的节奏,一步步构建着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。
如今麒麟9020的公开显示,意义远超技术层面。
这款芯片采用1×2.5GHz大核+3×2.15GHz中核+4×1.6GHz小核的架构,搭载Maleoon 920 GPU,频率达到840MHz,实现了CPU大中小核全自研。更重要的是,这是业界首发3GPP R18的5G-A SOC技术,在性能上相比前代产品有了显著提升,安兔兔跑分达到125万分左右,综合实力已可比肩骁龙8+!
这确实了不起啊。
当然,芯片信息的公开并不意味着华为已经完全摆脱了外部制约。
麒麟9020虽然在设计上实现了自主可控,但在制程工艺、生产设备等环节,仍面临一定挑战。业界普遍认为,麒麟9020采用的仍是7nm工艺,在先进制程方面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存在差距。但这并不影响其战略意义——华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,即便在严厉制裁下,中国企业依然能够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。
富通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